最新动态 合众要闻 行业动态

环境新闻速览 | 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在哪?生态环境部答海报新闻

发布日期:2023-03-24 14:19:08   阅读次数:2024

环境新闻速览 | 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在哪?生态环境部答海报新闻

生态环境部 2023-02-25 17:49 发表于北京
   

    去年全国开展监测的210个重点湖泊水库中,水质优良比例为73.8%,劣V类比例为4.8%。全国重点湖泊水华情况基本处于2016年以来偏低的水平,总体受控。


    2月22日,在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我国湖泊众多,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生态功能等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湖泊有不同的保护目标、治理任务和技术路径,差异性比较大。但是,湖泊往往也是流域内地势相对比较低洼、流水汇集的地方,承担着调节河川、提供水源、防洪灌溉、生物栖息、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任务。湖泊水生态、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往往会比河流要大一些,有其特殊性。”


    黄小赠坦言,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有两方面的难题:一是城乡面源污染短板未有效突破。二是部分湖泊生态系统失衡。


    “近年来,我国工业、城市点源治理成效显著,但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湖泊污染负荷依然较大,尤其是汛期,往往一场大雨就将全部污染物“零存整取”冲入河道。监测数据表明,汛期入湖的河流污染强度和污染物排放量要远远高于非汛期,反映出城乡面源污染治理还不到位、还有短板。”黄小赠具体解释说,“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河湖周边缓冲带面积大幅度减少,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态功能,水生生物链结构和水生植被遭到破坏,草藻系统失衡,进一步扩大了蓝藻竞争的优势,引起生态系统的负反馈。”


    记者了解到,为在上述关键环节实现突破,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推进湖泊治理的有效路径方法,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定期开展全国重点湖库入湖河流汛期污染强度分析,已经选择在太湖、洱海等重点湖泊探索推进主要入湖河流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厘清各行政辖区面源污染防治责任。二是督促各地结合落实碧水保卫战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大截污治污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切实降低入湖污染负荷。三是聚焦太湖、鄱阳湖等部分湖库水生态系统失衡、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价考核试点。对于水质比较好的湖泊要保持优良,遭到损害的湖泊要想方设法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上下功夫,出实招、出硬招,改善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


    黄小赠还提到,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按照湖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流域污染防治。全面推进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导督促各地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进一步削减入河湖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汛期污染治理,力争在城乡面源污染防治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湖泊生态空间管控。充分利用好国家现在每年200多亿的水污染防治资金,指导帮助地方提炼好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实施,逐步恢复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湖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三是扎实做好水华防控工作。健全完善水华防控工作机制,尤其是一些发生过严重水华或者容易发生水华的地方,要加强监测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水华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水华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来源 | 海报新闻

记者 | 姜雪颖

编辑 | 邢飞龙


上一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日报)

下一篇:一图读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